图/《吹箫仕女图》 唐寅
在不少诗词中,人们把“萧郎”比作女子的心仪之人,以“萧郎思”表达少女对情郎的爱慕与思念。
“萧郎”是谁,原来,这背后还有几则动人的故事。
文/宋宝蓝
1
据《列仙传》记载:秦穆公时,有一个善于吹箫的年轻人萧史,每当他吹箫时,能感得白孔雀飞落在他的庭院。秦穆公的女儿弄玉非常爱慕他,于是秦穆公就将女儿嫁给他。
萧史和弄玉结成夫妻。从此萧史就教弄玉吹箫学凤的鸣声。学了十几年,弄玉吹出的箫声就和真的凤凰的叫声一样,甚至把天上的凤凰也引下来了,停在他们的屋子上。秦穆公专门为他们建造了一座凤凰台。萧史、弄玉就住在那里,不饮不食,不下数年。
一天晚上,奏完笙箫之后,萧史对公主说:“我很怀念华山幽静的生活。”公主也说:“这宫廷生涯,我压根儿就厌烦,我愿意与你去同享山野的清静。”从此,二人便隐居在华山的中峰之上。
有一天,弄玉带着玉笙乘上彩凤,萧史带上玉箫跨上金龙,一时间龙凤双飞,双双升空而去。
后人仰慕这对神仙眷侣,以“弄玉”比作美人、仙子;以“萧郎”喻指情郎或佳偶。
“萧郎”与“弄玉”也成为诗词中的常客,畅游于字里乾坤,同时成为世人心中无限眷恋的仙缘,隽永而绵长。
唐代大诗人李白在《凤台曲》中写道:
尝闻秦帝女,传来凤凰声。
是日逢仙事,当时别有情。
人吹彩箫去,天借绿云还。
曲在身不返,空余弄玉名。
图/《丽珠萃秀册.秦弄玉》清 赫达资
2
唐朝时,秀才崔郊的一句诗“从此萧郎是路人”背后的故事,让“萧郎”再传佳话。
崔郊很有才学,但是家境贫寒。崔郊的姑妈有一个婢女,长得端庄秀丽,并且通晓音律,在汉南也是难得的佳人。崔郊很爱她,婢女也中意他的才学。崔郊苦于家境贫穷,一时难以与婢女比翼双飞。
二人两情相悦,但是姑妈毫不知情。后来由于姑妈生活穷困,难以生存,就将婢女以四十万钱卖给了襄阳司空于頔(dí)。
于頔,是后周太师于谨的七世孙,曾任长安令、驾部郎中,是中唐明臣。
于頔青睐于婢女美色,对她宠爱有加。
图/《陶谷赠词图》 唐寅
崔郊失去心爱之人,既痛苦又思念。寒食节时婢女外出,在于府外的柳树下看见了崔郊。
二人相见,痛哭不已。分别之前,崔郊送给她一首诗:
公子王孙逐后尘,
绿珠垂泪滴罗巾。
侯门一入深如海,
从此萧郎是路人。
公子王孙竞相争逐,貌美女子的眼泪滴落在丝巾上。
一旦踏进官宦家的大门,就像踏进深邃的大海。从此以后,你的萧郎就是陌生的路人。
图/《清画院画十二月月令图八月》局部
有一人妒嫉崔郊,最终,将这首诗给了于頔。
于頔令人召见崔郊,众人得知后,纷纷为崔郊担心,不知此次前去是福是祸。
崔郊也非常后悔,但又无处可逃,战战兢兢地来到于頔府邸。
没想到,于頔身份显贵,却也是通情达理之人。他一见到崔郊,便握着他的手说:
“侯门一入深似海,从此萧郎是路人”,这首诗就是您写的吧。
原来,于頔非常爱才,他看到崔郊诗文出色,不愿夺人所爱,希望能够成人之美。
他当场爽快地说:“只是四十万钱,小事!你怎么不早说呢!”
于是,叫婢女和他一起回去了。
同时赠送给他们一份丰厚的贺礼,恭喜他们结为连理,从此可以比翼双飞。
参考资料:《云溪友议·襄阳杰》卷上、《列仙传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