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典
-
《朱子治家格言》
《朱子治家格言》 朱伯庐 著 黎明即起,洒扫庭除,要内外整洁;既昏便息,关锁门户,必亲自检点。 一粥一饭,当思来处不易;半丝半缕,恒念物力维艰。 宜未雨而绸缪(chóu móu),毋临渴而掘井。 自奉必须俭…
-
《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》
《清静经》 老君曰: 大道无形,生育天地;大道无情,运行日月;大道无名,长养万物;吾不知其名,强名曰道。 夫道者,有清有浊,有动有静;天清地浊,天动地静;男清女浊,男动女静。降本流末,而生万物。…
-
吕蒙正《命运赋》
《命运赋》 吕蒙正 著 天有不测风云,人有旦夕祸福。 蜈蚣百足,行不及蛇;雄鸡两翼,飞不过鸦。 马有千里之程,无人不能自往;人有凌云之志,非运不能自通。 文章盖世,孔子尚困于陈邦;武略超群,…
-
文天祥《正气歌》
《正气歌》 宋 文天祥 自序 余囚北庭,坐一土室。室广八尺,深可四寻。单扉低小,白间短窄,污下而幽暗。 当此夏日,诸气萃然: 雨潦四集,浮动床几,时则为水气;涂泥半朝,蒸沤历澜,时则为土气;…
-
《邱祖忏悔文》
《邱祖忏悔文》 经功浩力不思议,回向十方诸圣众。愿见真心求忏(chàn)悔,河沙罪障(zhàng)悉消除。 忏悔我等: 自从曩(nǎng)劫(jié),乃至今生。假火风地水以成形,恋香味色声而触法。贪嗔(…
-
《观世音菩萨白衣神咒》
《观世音菩萨白衣神咒》 nā mó dà cí dà bēi jiù kǔ jiù nàn ɡuǎnɡ dà línɡ ɡǎn guān shì yīn pú sà 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摩诃萨(三遍) dá zhí duō,ōng。qié là fá duō,qié là…
-
《楞严咒心》
《楞严咒心》 duō zhí tuō 哆侄他。 ōng。ā nà lì。pí shě tí。 唵。阿那隶。毗舍提。 pí là bá shé là tuó lì。 鞞啰跋阇啰陀唎。 pán tuó pán tuó nǐ 槃陀槃陀你。 bá shé là,bàng ní pàn 跋阇啰·…
-
《文昌帝君阴骘文》
《文昌帝君阴骘文》 文昌帝君 帝君曰: 吾一十七世为士大夫身,未尝虐民酷吏;救人之难,济人之急,悯人之孤,容人之过。广行阴骘(zhì),上格苍穹。人能如我存心,天必锡汝以福。 于是训于人曰: …
-
《黄帝阴符经》
《神仙抱一·演道章》 观天之道,执天之行,尽矣。 天有五贼,见之者昌。五贼在心,施行于天。宇宙在乎手,万化生乎身。 天性,人也;人心,机也。立天之道,以定人也。 天发杀机,移星易宿;地发杀机…
-
《管子·心术》
《管子·心术》 《心术上》 心之在体,君之位也;九窍之有职,官之分也。心处其道,九窍循理。嗜欲充益,目不见色,耳不闻声。故曰:上离其道,下失其事。 毋代马走,使尽其力;毋代鸟飞,使弊其羽翼;毋先物…
-
陈抟《心相篇》
《心相篇》 陈抟 祖师 著 心者貌之根,审心而善恶自见; 行者心之表,观行而祸福可知。 【译文】心地是相貌的根本,审察一个人的心地,就可以了解他的善恶之性;行为是心性的外在表现,观察一个人的…
-
诸葛亮《诫子书》
《诫子书》 诸葛亮 著 夫君子之行,静以修身,俭以养德。 非澹(dàn)泊无以明志,非宁静无以致远。 夫学须静也,才须学也,非学无以广才,非志无以成学。 淫(yín)慢则不能励精,险躁则不能冶性。 …
-
邬金莲师罗刹魔域之寄语
凭依三时诸佛威摄力 今获现时剎那之欢愉 然而所谓上师及活佛 沽名钓誉遍世众生欺 巧言狡诘得获他人物 不作法财一己独占领 出家众赶经忏学歌舞 谋取诸宝悭吝离善行 不着僧衣行乐穿俗装 多有尼众无羞破戒体 欺灭相续…
-
《般若波罗蜜多心经》
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 xīn jīng 《般若波罗蜜多心经》 唐 三藏法师 玄奘 译 guān zì zài pú sà,xíng shēn 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 shí,zhào jiàn wǔ yùn jiē kōng,dù yī qiē kǔ è。 观自在菩萨,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…
-
《太乙救苦天尊宝诰》
至心皈命礼 青华长乐界,东极妙严宫。 七宝芳骞林,九色莲花座。 万真环拱内,百亿瑞光中。 玉清灵宝尊,应化玄元始。 浩劫垂慈济,大千甘露门。 妙道真身,紫金瑞相。 随机赴感,誓愿无边。 大圣大慈,大悲大愿。 …
-
《准提咒》
礼赞文 稽首皈依苏悉帝, 头面顶礼七俱胝, 我今称赞大准提, 惟愿慈悲垂加护。 准提咒全文 nā mó sà duō nán,sān miǎo sān pú tuó, 南无飒哆喃 三藐三菩陀 jù zhī nán, dá zhí tuō 俱胝喃 怛侄他 ōng,zh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