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中美冲突不可避免?亨廷顿的十大精准预言
【导读】1993年夏,美国《外交》杂志发表了美国著名政治学者塞缪尔·亨廷顿的《文明的冲突》一文,引起全世界广泛而激烈的争论。文中首次提出“伊斯兰世界到处是流血的边界”的论断,成为冷战后最富争议,又最富远见的政治预言。1996年,亨廷顿出版了《文明冲突和世界秩序重建》一书,在《文明的冲突》一文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和捍卫了自己的观点。此书一问世即成为经典,常年位居美国大学生图书借阅量的前10位。 在该书…- 16
- 0
-
大数据时代,你准备好了吗?
未来的大数据时代,大家肯定都听说过,但没想过我们其实已经进入了大数据时代,大数据时代离我们并不遥远,他就在我们身边,且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。人们思想中的大数据大多高科技,一般人无法掌握,其实大数据就在我们身边。 让我来举几个例子。 文/心画人生 我们身边的摩拜单车,哈罗单车,就是大数据。摩拜单车和哈罗单车就其投资来说,是不盈利的,他的成本都不够,那创始人为什么还做这个生意呢?原因有2个: 一,摩…- 18
- 0
-
一个人气充足,财源就来了
中国的传统文化中,对于“识人”的学问,有好几部书。 文/南怀瑾 汉末有刘劭的《人物志》,最近的有清代曾国藩的《冰鉴》。清代的中兴名臣曾国藩,大家都知道,他是近代史上一位大政治家,不必多介绍他的身世功业了。后世的人,说他建功立业,一共有十三套本领,但是其中有十一套大的谋略之学,都未曾流传下来,只留了两套本领给后世的人。其中一套,是著了一部《冰鉴》,把相人之术——这是他老师教给他的——传给后世的人。 …- 21
- 0
-
研究人类历史有哪些方式?
研究人类历史,至少有以下两种方式: 作者:崔治平 第一种,现存史料与考古结合,大段描述加上分析推理。此种研究,网上多有。这是尊奉科学、崇尚唯物的近现代史学家们的标准工作流程。说穿了,也就是就事论事。 第二种,在第一种研究的基础上,跳出井底、跳出地球,以天上的视角,以宇宙的视角,凭高视下、俯瞰一切。 古代的历史著作,则大多介乎二者之间,比如像《世界征服者史》之类,既有现代人的务实描写,又有一些对于历…- 17
- 0
-
荒谬的“崖山之后无中国”
网上曾经流传“崖山之后再无中国”的观点,认为中华文明的精神道统出现了中断。 真实的情况真的是这样吗? 今天,我们来看一下。 事实上,“崖山之后再无中国”是近代的日本历史学家提出来的,目的是为了服务于日本侵华“大东亚共荣圈”的理论。 这种思想是为日军侵华作思想武器,从而达到让中国国内的民众淡化民族观,淡化国家观的宣传作用。 为了让大家更客观的认识,我们今天来了解下这段历史! 1 &nb…- 23
- 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