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节出去玩的很少了,很多人都选择市内近郊游玩,看电影自然是不错的选择,推荐大家看一部好电影——《心灵奇旅》。
文/心画人生
《心灵奇旅》是由彼特·道格特执导的动画电影,由杰米·福克斯、蒂娜·菲等参与配音。该片讲述了梦想成为爵士钢琴家的男主乔伊·高纳与厌世的灵魂22相遇,它们携手返回现实世界寻找生命的意义的故事。
《心灵奇旅》为我们贡献出了一部2020年最为洗涤心灵的治愈电影,尤其是当下疫情肆虐全球,大家都在对活着这个问题,有了更多时间的思考和解释。
《心灵奇旅》和此前《头脑特工队》有异曲同工之妙。
两部作品都在表达如何认识自己和做自己,《头脑特工队》从内里认识,《心灵奇旅》灵魂出窍从外去审视。
影片故事很简单,讲述的是一位叫乔伊的音乐教师,他认为自己就是为音乐而生的,怀揣着自己终有一天能实现自己伟大音乐抱负,终于他得到了一份梦寐以求在酒吧演奏的机会,就在他即将大展宏图之时,他...死了。
不过没死全,用我们的话说,有点死不瞑目,灵魂不愿被超度,于是到了升天之前的“投胎之地”,莫名其妙做了那里的导师。
《心灵奇旅》和《头脑特工队》在人的性格成形的设定上很类似,都可以解释为有着先天基因决定,乔伊在那“投胎之地”,经历了一场充满想象力的冒险旅程,他想方设法想让自己的灵魂回到肉体,这样才能让自己的音乐梦想得以实现。
同时在那乔伊也认识了22,一颗长久以来不愿投胎也无法投胎的灵魂。
在“投胎之地”,必须集齐七颗“龙珠”,才能前往地球做人,最后一颗是关于激发灵感的火花,被认为是所谓的一技之长或天赋。其实就是投胎时,你的愿力是什么,你到人间到底是为什么而投胎。可22号一直对任何东西都不感兴趣。
影片更让人惊喜的地方,是在于不去执着于梦想和成功的定义,而是去探索这些目的背后的人生意义。
人活着是为了梦想吗,为了人生目标吗,为了赢得别人更多的掌声吗,还是为了更能触摸自己灵魂,和自己来一次灵魂出窍的对话,去体会自己在世界中存在的意义,或没有意义,只是为了活得更真实。
看《心灵奇旅》时,让我奇妙联动想起意大利裔美国导演弗兰克.卡普拉,可能大家对他不是很熟悉,他是好莱坞黄金时代非常知名的导演之一,拿过三次奥斯卡最佳导演,代表作有《一夜风流》,《浮生若梦》,《富贵浮云》,《生活多美好》等。
为什么会想他,因为弗兰克.卡普拉的大部分作品主旨,和《心灵奇旅》极为相似,弗兰克.卡普拉的作品,对后来美国影视作品普世价值观念,有着重要的风向标作用。
在他的作品里,大部分都能通过一个风趣亲切,励志但不说教的故事,去洞察人性与世态的特征,从而展现出人道关怀和感恩之心。
22其实代表着,或许就是我们中的大多数人,人生并没有明确的目标,也没有太大的梦想和报复,对成功没有过多的欲望,只想每天舒适甚至得过且过的活着。
但如今时代飞速发展的节奏,让像22的人变得焦虑和不知所措,从而负罪式的认为自己是loser和蝼蚁,而影片最后真正定义火花的含义,也等于告诉大家生命存在的价值,或许和梦想,成功,天赋等等是不挂钩的,从而升华了影片对珍视生命真谛的意义。
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真正的意义是什么呢?
就像影片说的每个人都需要点燃生命的火花,有些人是为了自己的爱好,有些人是为了帮助别人,还有一些人为了完成自己的心愿。人除了有自己的想法,还有自己的业力。有些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是因为自己业力,高级生命安排他的一生时也会参考人自己的愿望,比如你喜欢做什么职业之类。但有些人来到这个世界则是为了愿力,比如为了拯救苍生的高僧。但生命本就是协作的,我们的人类世界是大家共同谱写的杰作。不管你来到这个世界的火花或目标是什么,有一个原因更为重要。我想那就是爱吧。因为有爱,我们才来到这个世上。我们追求着各自的目标,但各自的目标又都是为了爱而产生的。
影片中那些自私的目标会将自己禁锢,禁锢到自己的一个小空间中。而人与人之间应该是互相给与爱和支持的,比如22号在得不到大家认可的情况下变成了妖怪,他一直活在自我责备中,后来是爱又拯救了他。影片告诉我们点燃生命火花的目标很重要,但这目标又不是全部。相对于爱,这目标又显得太渺小了。
这部电影是很值得大家去观赏的一部电影,有新的感受大家可以评论区中留言呀,让我们共同学习进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