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讲解动功之前,先来看一下修炼是什么?
古往今来,无数的前辈和当代的人都置身于修炼这一行列,有的成功了,有的没成功。在修炼界也留下了大量的书籍供人们参考,各种功法。
修炼到底是什么呢?
修炼就是人的身体和心灵的净化提升,直至达到特异功能和长生的目的。
大部分人可能只注意特异功能和长生了,忽略了还有心灵的提升,心灵的净化。这点比特异功能和长生要重要的多,没有心灵的提升,特异功能既是有也是邪门歪道,长生也是邪术。
所以最重要的还是心灵的提升,灵魂的升华。
本文不解释心灵的提升,重在解释身体的修炼。
毫无疑问,一个修炼人,他的身体一定是健康的,而且是特别健康的,不要说我病病殃殃的修炼的很好,需知张三丰张真人,那都是夜行几日都不累的,可见身体是多么健壮。所以修炼的第一要务就是身体要修炼健康,修炼平和。这点其实很难,要不古代的修炼者都是一个老师看着一个徒弟呢?因为每个人的身体情况不一样,要想修炼,都要有针对其身体的一套方案。就像看病,每个人的病情不同 ,就要有针对的喝不同的药方。但说到这里,可能很多人又开始说我也没师傅了,所以就没法修了。其实人类目前的很多瑜伽和健身都是属于低级的修炼,但这些修炼能满足大部分人的需要。因为大部分人的身体并没有达到无病一身轻,而是大部分都是亚健康状态,这里完全可以打打太极,修炼瑜伽,跑步,健身之类。
本文对动功主要介绍初级功法,不涉及高级功法。
说了这么多,再开始讲解人体。
在中医中来讲,人体就是气和血的循环。气的循环就是经络,血的循环就是血管。在西医方面,人体气的层面一般到达肺部,后面就没有了,就是血液输送氧气了。但中医中却有经络一说,如果是如此,那经络中到底是什么组成的呢?苦思冥思了很久,笔者终于明白了。经络中应该就是气继续在人体中运行循环的路径。人体中的气也许并不是到肺部就结束不参与循环的,他应该继续可以向下循环,只是再继续向下循环的路径非常细小,我们常人看不到。但张仲景觉察到了,将他记录了下来。在中医中气是推动血的,他如何推动呢。我们想一下地球上的水是如何别推动的,并不是风吹着水走,因为风吹不动水。但是可以大气压压着水走,地球引力吸引着水走。人类的血液循环也类似,人体的经络其实也是可以在某些方面给血液一些压力,推动着血液流动。经络与血管相交的地方,或者关键的地方就是穴位。经络的运行很复杂,有正向,有逆向。人体的心肺以上,大部分是气循环,也就是大部分人的气就到这里,叫上焦;上焦下面肚脐以上是血液循环的,也就是血的循环分布是多数;而下半身的血液含量应该极少,水的含量多。所以有人说上热下寒,就是这种血液循环不下来的情况。而血液循环不到下半身,可能就是经络不通,压力不足,这些我们就可以通过运动来练习。运动中练习气的导引和运转,让我们的新陈代谢更加的快速,使全身的血液分布更均匀。
我国古代的导引术即属于动功,它强调呼吸锻炼,要求肢体动作与呼吸相配合。
陆德明《庄子释文》引李顾对“导引”解释说:
“导气令和,引体令柔”。
“导气”指呼吸而言,导引要有特定的呼吸方法,呼吸要靠意念集中。令其调和,气息绵绵;“引体”指肢体运动,形体要放松,动作缓慢而柔和。导引是意念、呼吸、肢体动作三者的统一,缺一不可。只有这样,才能达到动功“动中求静,外动内静”的要求。这是和现代对气功的基本要求一一调神、调息、调形相一致的。
所以在瑜伽及很多的功法中对于呼吸都讲的很重要就是如此。因为你的呼吸正确是可以推动你的血液运行到含量极低的地方的。瑜伽中有些姿势保持时,会告诉大家深入呼吸,缓解压力,其实就是把气尽量引导你疼痛的位置,让他把垃圾毒素带走,缓解你的疼痛。上次的文章中讲了静功,对于一些身体不好处于亚健康状态的。尤其是那些长期缺乏体育锻炼的,还是适合先练习动功的。动功也视情况而定,有些舒缓,有些激烈。身体比较虚弱的还是适合舒缓一点的瑜伽或者太极,身体需要发泄的就是和激烈一点的。原则还是将身体首先通过动功将能量流转起来,冲开堵塞的脉络,走出亚健康状态。
以上也是最近修行的一点心得吧。只是笔者在动功中仍需更加努力才行,动静结合逐渐进入胎息,然后才能慢慢的修行入门。
今天开始对胎息了解了一下,任重道远,顺其自然,好好修炼。有时候病魔是使你进步的天使,他让你去继续思考生命的本源,思考人体的奥秘,希望大家都能有所进步,加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