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让你用一个词来高度评价一个人,你会用哪个词?
过去可能是“善良”、“聪明”、“能力强”,但现在,越来越多的人,都选择了——“靠谱”这个词。
1
什么是靠谱?
一个人是否靠谱,换位思考很重要。
心里先装着别人,才能真正的靠谱。
人并不能孤立存在,人和人之间会产生很多链接,这些链接会形成大大小小的协同网络。
我们每个人,作为一个网络节点,都生活在关系网之中。
你从协同网络中接到一个任务,处理完毕后,你把处理的结果反馈到网络中,并交给下一个需要处理这个任务的节点。
也就是说,你为下一个节点提供了你的确定性,以确保这个任务,能够顺利的往下进行。
别人信任你,说你靠谱,本质上讲,就是因为你能够提供对方所需要的确定性。
因此:
所谓靠谱,指的是你能够持续的为你所在的圈子,提供别人可预期的确定性。
在公司这个网络里,你的用户就是你的老板、你的上级、你的同事;
在家庭这个网络里,你的用户就是你的爱人、你的孩子、你的父母。
你要想成为一个靠谱的人,就要主动换位思考,去思考别人需要什么样的确定性。
社会变化越来越快,不确定性越来越多,焦虑情绪也就越来越多,正因为如此,大家都想追求尽可能多的确定性。
追求安全、追求稳定、追求靠谱......本质上都是在追求确定性。
我们在寻找事业伙伴、结交朋友、寻找伴侣时,尽量找靠谱的人合作,因为靠谱的人,能够在不确定的未来,给你提供一些可依赖的确定性。
2
不轻易承诺,但一旦承诺,就必须负责。
靠谱的人,会把承诺别人的事,当做是自己的事。
西方文明讲究契约精神,“契约精神”指的是人和人之间的一种自由、平等、守信的精神。
也就是说,在自由平等的情况下,承诺别人的事,就要把它做好。
生活中,除了那些白纸黑字的协议,还有口头的承诺、角色的选择等等,都是在建立契约、建立信任。
所以承诺别人时,要稍微慢一些。因为话说出之前,你是自由的;但话一旦说出口,就意味着你得按照双方约定的权利和责任,来履行你的义务。
如果一个人没有信用,不能给别人提供确定性、经常毁约,这就会透支Ta的信用。
一旦信用破产,就寸步难行了。
3
对自己的能力,要有正确的认知。
一个人责任心强,是好事,但很多责任心强的人,经常做出“夸大”的承诺。
倒并不是他们“有心”为之,而是他们在承诺前,没有合理评估自己完成承诺的能力。
尽管他们竭尽全力去做,但结果却依然不好。
这是很多责任心强的人,被烙上“不靠谱”印记的重要原因。
他们没有把“想做好”和“能做好”分清楚,“想做好”是态度问题,“能做好”是能力问题。
人总是这样,经常高估自己的能力,进而做出和自己能力不符的承诺。
遇到这样的情况该怎么解决?
首先,别答应得那么快,先合理评估自己的能力和事的难易程度。
其次,如果这种情况出现多次,那么下次再承诺时,你要强行把自己的能力估低。
最后,无论如何,多想办法提高自己的能力。
“无心”的不靠谱,也是不靠谱,一个真正靠谱的人,会让自己的能力配得上自己的承诺。
4
短期的靠谱,不是真正的靠谱。
最近几年,“聊得来”成了大家发展关系的重要标准,其实时间长了你会发现,很多“聊得来”,都只是一种心理的满足。
《战国策》里,有这样一则故事:
邹忌拜见齐威王,说:
“我确实不如徐公美,但我的妻子偏爱我,我的妾害怕我,我的客人有求于我,所以,他们都说我比徐公美。
如今齐国有方圆千里的疆土,宫中的姬妾及近臣,没有一个不偏爱大王的,朝中的大臣没有一个不惧怕大王的,国内的百姓,没有不对大王有所求的,由此看来,大王您受到的蒙蔽太严重了!”
看一个人的品格,不是看Ta怎么对待强势,而是看Ta怎么对待弱势群体。
有的人,在面对强势时的人时,会出现短期的靠谱。
生活中,有这样的人,他们办领导的事都特别靠谱,但办下属的事就各种不靠谱。
很多女生也会有这样的感受,男生追自己时,真的是各种的靠谱,但一旦结婚后,就各种的不靠谱。
为什么?
因为男生追女生时,男生属于弱势,女生属于强势,但结了婚后,就不存在这种情况了。
真正的靠谱,是一种内化于心的品质,而不是短期的表演。
5
靠谱,是一种自我认知。
其实,靠谱也是一体两面的,对外,表现的是对别人的靠谱;对内,表现的是对自己的靠谱,这是同一件事。
一个真正靠谱的人,是把靠谱当做自己的品质,是自己对自己的要求,而不是别人对自己的要求。
因为你对自己靠谱,所以你才能对别人靠谱。
试想一下,如果一个人对自己都不靠谱,你觉得Ta会对你靠谱吗?
做完,就是对别人靠谱,而做好,是对自己靠谱。
靠谱,是一种优秀的品质,只有自己靠谱,才能交到靠谱的朋友,我们无法强行去改变一个人,但我们可以由内而外的去影响一个人。
我们要做的,不过是遵从本心,做自己该做的事,成为自己该成为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