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问清代第一义妃是哪位,也许大多数人心中都能有个共同的人选。我的人选是珍妃,清朝光绪皇帝的爱妃“珍妃”,被慈禧推进冰冷井中的珍妃。
珍妃的电视剧并不多,《苍穹之昂》算是一部有珍妃的电视剧,但演员演的珍妃性格并不是很像。她只把珍妃顽皮喜欢新奇的性格表现了出来,但珍妃最重要的性格特点“义”字并没有表现出来。
今天我们来研究一下,“珍妃”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物。
文/心画人生
最近笔者去了一次故宫,在故宫中寻找珍妃的足迹。珍妃是特别喜欢照相的,可是整个故宫中并没有看到几张珍妃的照片,来张珍妃网上的照片吧。
好漂亮的美人,五官精致到无可挑剔。
这是大婚时的片,眼睛无可挑剔,凤眼微微上挑,稍带几分妩媚又不显轻浮。从她的相貌上看,是无可挑剔的美人。难怪光绪会喜欢她,但光绪只喜欢她的样貌吗?
珍妃十三岁进宫,进宫时在东六宫的景仁宫居住。在开始进宫的日子,光绪皇帝也不是对她特别的宠爱。直到发生了一件事,让珍妃在皇帝心中种下了爱的种子。
宫中妃嫔有给慈禧太后请安的习俗,每次请安都要私下给慈禧宫中的太监们钱财,慈禧宫中的太监已经习惯了这些妃嫔给他们赏赐,这已经是一种不成文的规矩。
可偏偏珍妃看不惯,竟然将此事状告了慈禧太后,慈禧肯定也是责怪了他宫中的太监。但至此,光绪皇帝对珍妃开始另眼相看,光绪想:一个妃子都有这样的勇气反抗老太后,比我这个窝囊的皇帝还强。后来光绪就开始慢慢接近珍妃,并开始无限度的宠爱她。
史书上经常说,珍妃喜欢打点下人,喜欢笼络人心。可是太后宫中的人心她都不笼络,她是傻看不出来,还是太天真。我觉得她应该是有侠义之心的奇女子,她不喜欢那些奉承之类的事情,但并不代表她不懂不会,应该是不喜欢。
她为人很大方,对于自己喜欢的下人,肯定会出手大方。这其实也说明她不爱惜钱财,对下人是很好的。但是她应该是嫉恶如仇那种,看不惯坏人。
当然,珍妃确实花钱大手大脚,这是毫无争议的。首先对自己喜欢的下人会大手大脚的赏赐,再加上自己喜欢新奇的东西,比如相机,这些都是需要钱财的。而且,美女爱美爱衣服,也是很正常的。一个例子,光绪皇帝曾经将国库中的珍珠串成一件汗衫给珍妃穿,被慈禧撞见了,骂了很久,珍妃还因此被罚。这些事情也说明,珍妃是一个爱美花钱大手大脚的人。因此她在京城开了一家相机店,开这个店,相信初衷第一也是推广新思潮,第二也会有赚钱的目的,但是美人通过正当手段赚钱是无可厚非的。
至于卖官卖爵,我就不相信了。因为如果她能卖官卖爵,还会是上面一幕,举报太监收受贿赂吗?而且她如果卖官,那跟慈禧合伙让皇帝签约卖官多好?从故宫一行看,慈禧这个人确实品味低俗,她绝不是一个正直善良的人。所以这种人只要给些好处,还是能和平共处的,为什么珍妃跟她不能和平共处。因为珍妃和慈禧是2种类型,珍妃是那种嫉恶如仇的,而慈禧则是阴险狡诈的。所以这更证明了珍妃是不可能卖官的,卖官的传闻只是慈禧给其的一种罪名。
在珍妃刚进宫时,慈禧也是很喜欢她的。因为慈禧看珍妃漂亮、聪明,工翰墨,善棋。就感觉跟自己年轻一样,同样的人必然相倾。可是后来慢慢的慈禧发现,珍妃是一个不好控制的人,珍妃在与光绪帝相处一段时间后,发现光绪帝不是甘当傀儡的人,只是由于长期受慈禧的压制,手中无权,壮志难酬。
甲午战败,割地赔款,光绪帝在康有为、梁启超等人的影响下,试图维新政治,富国强兵。珍妃就坚决支持皇帝变法,是“帝党”的重要成员,为皇帝出谋划策,尤其在精神上给光绪帝以巨大的支持。慈禧一看,这小丫头片子不简单啊,真是不知深浅,那就给你来点厉害的。
说了珍妃这么多侠义的行为了,然后再看看珍妃的聪明。珍妃很聪明,她擅长下棋、书画,经常跟皇帝在宫内下棋。珍妃学东西很快,对于清宫的礼仪,珍妃都是最快学会的,而且执行的还很到位,相比较隆裕皇后就差的太远了,简直不在一个等级。相信珍妃的舞蹈、琴技之类应该也是很好的。
按说珍妃这样一个美人,在宫中应该混的不错呀,为什么被慈禧那样讨厌。除了她支持维新,还有一个是她喜欢新奇事物,且不拘小节。珍妃喜欢走宫去侍奉皇帝,她不拘虚礼,有时扮成宫女,有时扮成太监,有时女扮男装,如同英俊少年。皇帝宠爱有加,可是慈禧就看不惯了。妃嫔穿太监的衣服,这成何体统。且珍妃得罪了皇后,皇后在背后没少捅刀子。
来到故宫宁寿宫北端的小门处,就是珍妃死时的那口井。
一阵阴凉的冷风吹过,不禁打了一个寒战,不知道她死时在冰冷的水中有多痛苦,今生如果还在这痛苦会有影响吗?
但愿今生的她遗忘那一世悲痛的记忆,幸福的生活吧。
珍妃,一个不喜世俗礼仪、聪明伶俐、花钱大手大脚、爱臭美的美女。但是这美女还有一点是众多美女不具备的,侠义勇敢之心。
我相信她支持光绪的变法,绝不仅只是因为皇帝是她的夫君而要支持他,更多的是她的侠义之心潜意识里支持了她这一举动。
不知现在的她如果活着,对这个世界还满意吗?
我想如果她今生在这个世上同样也会做出变法的事情,只是事情可能有些许不同,但她同样向往自由,对压迫和约束天生就反抗吧!
金井一叶堕,凄凉瑶殿旁;
残枝未零落,映日有辉光;
沟水空流恨,霓裳与断肠;
何如泽畔草,犹得宿鸳鸯。
(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