岩石土壤是怎么形成的?

我们再探讨一下,地球的岩石土壤圈是怎么形成的。

 

1

 

在《圣经·创世纪》中,“神说、天下的水要聚在一处、使旱地露出来,事就这样成了。神称旱地为地、称水的聚处为海。”

似乎没有谈到,神干预了地壳的形成。

《天佛圣经》说:

在地球形成之初,有一个众神从天上投下沙土冷却地球的过程。

原初地球的岩石土壤,大半源自于此。

这个过程十分漫长,长达数亿年。

(大气圈的创造,水圈的创造基本上还在其后)。

虽然科学家最近对锆石进行分析发现的证据显示,海洋和陆壳可能早在44.04亿年前就已出现,但更多的证据表明,那只是一种局部现象。

太初的地球基本是熔融态的,十分炽热。

由于重力势能释放,由于铀钍和钾-40这类放射性元素的衰变,地球内部温度很高(现今地核中心的温度,据说亦高达7500K)。

上帝下令整治,划定范围后,三金刚祖手下的众神,便施展法力驱赶群星,奔赴地球,如牧人驱羊...

暴风骤雨般的陨星、陨石持续降下,大量天上的沙土,包括一部分冰雪投入地球,加速了地球的冷却。那时原始大气已经溃散,次生大气还没有创造,更加剧了石雨的暴虐。

(《天经》记下了这些神灵中一些人的名字,为了防止人类的肆意讥嘲,我们还是把这些略去为宜)。

我们已经说过,伟大的三金刚祖是负责管土的。恒文宇宙中凡是在神的眼中可以视为“土”的东西,譬如山、石、土壤、沙粒、埃尘等等都归他管。他的下面有许许多多神灵,层层叠叠,由上至下,一以贯之。

我们经常说起的土地爷,大概就相当于他手下最基层的社区主任。

由于距离太过遥远,我估计,一般的土地爷很难知道他们的最顶层上司是谁。

 

2

 

与此对应的,就是地质史上的晚期重轰炸。

科学家们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发现:

在38亿至41亿年前,月球上出现了大量撞击坑(水星、金星、火星据说亦有相应记录)。

与此同时,地球也遭到了小行星和彗星强烈的轰击。他们认为这是由进入太阳系内侧的小行星或彗星所导致。

这种打击帮助地球增加了质量,延长了轮廓,极大地改变了地球的表面环境。

直到大约38亿年前,到处流窜的炽热岩浆才逐渐冷却,地球的岩石圈、水圈、大气圈和生命次第形成。

科学家们从月球成坑的频率推断,当时在地球形成了22000个或更多个直径大于20公里的撞击坑;形成了约40个直径约1000公里的撞击盆地;形成几个直径约达5000公里的撞击盆地;每100年造成一次极严重的环境破坏。

虽然火山喷发,风化、侵蚀、搬运、堆积,重新构造,岁月流转,沧海桑田,令地球大部分表面一次又一次地形成和破坏,抹去了大部分的地球原始痕迹。

我们依然可以借助间接途径,来重建地球的早期历史。

 

3

 

科学家们把地质历史分为四大阶段:

冥古宙

太古宙

元古宙

和显生宙

冥古宙,顾名思义,就是指地球当时的情况如同地狱一般,是地球频繁遭受撞击及地壳最终固化之间的时期。

对于后期重轰炸期,科学家们提出了多种解释。

如“类木行星移位”,“天王星或海王星的迟缓形成”,“第五行星理论”等等。

都是牵强附会,无中生有,视天梦梦的无稽之谈。

 

4

 

《天经》告诉我们:

小行星,彗星都受神灵支配。需要它们填补空缺、运土、填海,或者应劫之时,上天才会让它们下来。

它们的出现,都是为了宇宙内在的平衡。

没有神的命令,星球很难碰撞,陨星也不会随便落下。

生命在“后期重轰炸期”后立即形成,蓬勃发展,使一些科学家产生了幻想。

他们认为,米勒的“生命自产假说”并不正确,正是后期重轰炸,使地球从彗星那里得到了大量的水。一些有机分子,也被彗星带到了地球上,令地球生命得以诞生:

“后期重轰炸期,给地球带来了机遇。如果没发生这个事件,地球上可能没有水,也没有生命。”

对比在下,还是《大历史导论》的作者大卫·克里斯蒂安理智的多。他同时否定了二者:

“有人宣称米勒和尤里已经接近创造活的生物体了,但现在证明事实并非如此。”

“在创造简单的有机分子,与创造生命之间,还有许多艰难的步骤。”

科学如此发达,化学家们迄今都无法在实验室里重塑生命,刚刚缓过劲来的地球,立即就能自动合成生命,岂非笑谈耶?

地球与太阳系是上帝和众神的杰作,是他们对原有星云物质,苦心孤诣、多方改造的结果。

通过以上解析,有识者想已知悉。

继续阅读:

空气、大气、臭氧是怎么来的

月球是怎么来的

水是怎么来的

地球磁场和体积

地球的自转和公转

石油是怎么产生的

版权说明:本文内容来源于互联网,仅供参考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责任编辑:小牛探花。若有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我们删除处理。
(4)
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
上一篇 2019年3月1日 下午1:38
下一篇 2019年3月3日 下午1:45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