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是伏藏,世界上真的有天书吗?

莲花生大士是藏传佛教创始人,他当年在西藏传扬佛法,发觉当时藏人的质素不足以接受密法,或者有些密法的因缘尚未成熟。

在他离开西藏之前,将很多教法、佛像、法药埋在了许多不同的地点——有的在瀑流后,有的在湖水下,有的在山岩中,有的在虚空里,某些则在修炼者的甚深禅定之中才能显现。

这就是神秘的——伏藏。

西藏宁玛派的取藏者被称为「得登巴」,相传都是莲师和他的弟子的化身。

有些伏藏影响甚大,譬如著名的《西藏度亡经》,即《中阴得度》,在公元841年朗达玛王灭佛时,被藏于地下,掘出翻译出版后,震动了西方世界。

《西藏度亡经》,藏文原名《中阴闻教得度》,又名《中阴得度》《中阴闻道得度》《中阴救度密法》,顾名思义,就是在人已离开人世之后,尚未投生之前,这个名为“中阴”的阶段,通过诵读经文引导亡灵认清幻相本质,避免堕入恶道,甚至证得佛果。

书中详细描述了人死后49天“中阴”阶段意识的变化与投生过程,旨在引导亡者或修行者通过认知实相、净化业力,实现解脱或善道转生。

全书分为三大部分:临终中阴法性中阴受生中阴,分别对应死亡瞬间实相显现投生前的意识旅程。

书中强调“中阴”是解脱的关键时机,通过诵读密法、观想本尊、识别光明与幻相,亡者可避免堕入三恶道,甚至证得佛果。

这不仅仅是一本关于“死后世界”的描述,更是一本关于生命实相的教导,通过剖析死亡过程,反过来教导人们,如何在活着的时候进行修行:

熟悉自心本性(通过禅修),

净化负面业力

培养对实相的坚定信心和无畏之心

它传递的核心信息是:

如果我们能在生前熟悉心性的光明与幻变,那么在死亡的关键时刻,就能保持觉知,将最大的恐惧转化为最终的解脱。

《中阴闻教得度》传入西方后,藏传佛教中全新的死亡观念和对待死亡的乐观态度,受到了曾经恐惧死亡的西方人的极大关注。

本书曾经有许多版本,西方的诸多版本中,以最早引进由喇嘛达瓦桑珠翻译、伊文斯温兹编辑的版本影响最大,全名为《西藏度亡经》(The Tibetan Book of the Dead or the After-Death Experiences on the Bardo Plane)。

荣格说:

“自1927年,《中阴得度》出版以来,它一直是我常年不变的随身伴侣,不但我的许多富于启示性的观念和发现要归功于它,还有许多根本的认识或见地也要归功于它。”

“它们是如此的详细和彻底地适应在死亡的人的条件下的明显的变化,以至每一位严谨的读者都必定要自问,这些聪明的老喇嘛究竟是否能够看见第四维空间,是否能够揭开最伟大的生命的秘密的面纱”。

本书的编辑出版者、美国学者伊文斯温兹说:

“本书将一切伟大信息中的最大信息,带给如今转生于这个地球之上的人类家庭的每一分子。它向西方人民揭示了一种直到现在唯有东方人民通晓的‘死生之学’。”

“不但要使东西方人民之间获得一种更佳的了解,同时还要纠正人们,尤其是整个西方人士,对于人类的根本问题——生死,缺乏正知、不加闻问的态度”。

大陆最早的汉译版,在1949年已经出现,但掐头去尾,文字艰涩,1982年由学者徐进夫翻译的白话版出版发行。

此外,有一本书,名字叫《西藏生死书》,作者索嘉仁波切,这不是《度亡经》的直译,而是一位喇嘛年轻时写给我们当代人的修行和生活指南。它极大地推广了中阴教法,但并非“原文”。

总的来说,《西藏度亡经》不仅是一部超度亡者的密法手册,也是一部关于生死、意识与解脱的经典,对藏传佛教、临终关怀及现代心理学均产生了深远影响。

(0)
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
上一篇 2023年12月24日 上午10:35
下一篇 2023年10月12日 上午9:13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