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叔叔阿姨们,你们都是经历了大风大浪的,吃的盐比我们吃的米还多,我们怎么能骗的了您们呢!我们这些小伎俩怎么能逃过您们的火眼晶晶呢!”
文/心画人生
听到这位馆长讲的,我感觉自己来错了地方,自己也进入了老年人的行列。今天是陪爸爸妈妈来体验一下艾灸的,结果一进来就这场面,真的人生中第一次。
馆长在讲台上,说了很多奉承老年人的话,我心里在笑,但是大家都听的很正常,彷佛我自己成了那个最不正常的。后面就是拍手操,馆主在上面拍,下面的老人们跟着比划,我也跟着比划,没办法,入乡随俗。
人总是要面对老去,也总是要面对病魔,病魔考验我们的人性,是人生最后一道谜题。之所以跟父母来,是因为我虽然年纪还不大,但是也已经病魔缠身了,不管是家庭抑郁还是工作压力的原因吧,睡眠不好一直困扰着我,颈椎病也是我们这个时代年轻人的标配。2大病魔都已经找上了自己,有些是一直陪伴,有些是时而轻时而重。当病魔找上我们的时候,我们又是怎么面对的呢?
对于年轻人,开始得病时都还不是很在意。后来发现抗不过去,病症越来越严重了,就开始治疗,但也不能按照医生的嘱咐,断断续续的治疗。
一是,我们的生活节奏太快,没有时间也没有金钱让我们病下去,我们病不起,因为我们年轻呀,还有各种压力在我们身上。
二是,我们还是没有养成好好与自己身体对话的习惯,不能正确的认识自己的病症。可后来会发现断断续续的治疗还是治不好,那就遵医嘱吧。慢慢的开始四处找医生治疗,直至最后发现慢性病真的很难治疗。这时候的自己应该是安静了许多,知道病症要与自己同在很久了,不再那么急躁了。但同时也会重视,严格遵守医嘱,按时吃药,这个状态就是我现在的状态吧。这是一个成熟的状态,一个与病症和平共处的状态。当然我算是经济条件比较好的,经济方面不用很担心,只是生活压力大节奏快,但又停不下来。
但并非所有的年轻人都这么幸运,当今的病魔已经开始将魔爪伸向青年,甚至是少年。去年就有好几个报道,都是关于20岁左右营养不良得癌症死掉的。其中一个叫墨茶的少年(前面有文章《墨茶的心愿<一、二>》),医生告诉他得了肿瘤,他开始都觉得是小问题很快就好,每天继续吃泡面。因为没钱,生活条件极端的差,但他的心态很好,每次主播还乐呵呵的告诉别人要珍惜自己的时光,不过最终他还是去了。
我的一个亲戚也是50岁没的,癌症。他工作一个月2000元,单亲家庭还有孩子,面对这样的噩耗,他也很坦然。没有做手术,一直是保守治疗坚持了2年多。最让人感动的是他在死前的1个月还在正常上班,死的时候只是请了几个星期的假期,死时还担心拿不到这个月的工资,后来就这样去了,令人惋惜。
再来看一下我们的老年人是如何面对病魔的。对于有退休的老年人,特别在意自己的身体。他们有经济基础还有时间,平时大多广场舞健身再加上养生,开头的一幕就是他们日常生活的一幕。但对于乡村的老人可能就差一些,没有养老金,养老保险也没有城里面好,只有农村合作医疗。当然病魔找上他们的时候,虽然他们嘴上之前怎么说没关系,但一旦有问题了,他们还是很担心的。我身边就是一位老人,医生说他腿上长了个瘤需要做手术。老人家吓得不清,立马同意做了手术。一次手术做完之后又有朋友建议他去肿瘤医院看看,他又去肿瘤医院,不看不要紧,一看吓一跳。医生说他上次割的不彻底,还得继续做手术,所以他又做了2次手术。2次手术下来人整个就虚了不少,看上去精神头不如从前了,没了能量。这时候又有个人给他推荐中医,他又去看,中医告诉他损耗太多,不需要做2次手术。最近他一直在吃药,每月都是几千元的中药。而且自从得了这个病,他没事有事的就全是癌症怎么治疗,自己经常给亲戚说,我没事就了解,对这个病可了解了。
这位老人家与50去世的那位亲戚以及墨茶面对死亡的态度有着鲜明的对比。他是太在意自己生命了,而那位亲戚和墨茶,也许他们也想在意,但是没有那个条件,自身已经被生活掏空,只能等着最后的一刻。年轻人在这个国度真的病不起,即使病了也要上班,即便是癌症仍然是如此。因为我们是活在物质世界中,不去上班没有工资又如何解决一家的开销呢。
那我们究竟应该如何面对病魔呢?是像那位老人家那样整日惶惶不可终日的活在担心中,还是像墨茶和那位亲戚那样直接不在乎顺其自然,放弃治疗呢?这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,并没有正确答案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,不能说哪个就是标准答案。在这里说一下自己的观点。
“在年老和患病的时候,人至少需要两种勇气。第一种勇气是面对人终有一死的事实的勇气,寻找真正应该害怕什么、可以希望什么的勇气……但是更令人却步的是第二种勇气,依照我们发现的事实,采取行动的勇气。”
人终有一死,我们应该有勇气面对这个现实。从古代的秦始皇寻找仙药,到现在人们的各种保健品,人们始终没有勇气去面对这个真正的事实,“人终有一死”。人死了真的这么可怕吗?倒未必。虽然说这话我没资格,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个人都没资格,因为都没有真正经历过。但是我始终相信,上天之所以让人不断地死亡再出生,累世的轮回,必有他的原因。试想人如果一直这样活下去,他身上的执着能放下吗?他看问题的角度会改变吗?就说某些人特别有钱,他要长生,那剩下没钱的人还有出路吗?从很多角度去考虑,之所以不让我们长生,上天是有用意的。祂是让我们累世的不断修炼我们的灵魂。大家可以看一下《认识灵魂:灵魂学入门必修课》(人的解读出品)这本书。这本书中讲述了灵魂整个的轮回过程,已经累世的遭遇对我们今生的影响。本人有书的电子版,需要的同学可以来找我。书中说人的每次轮回都会一定程度上参考本人的意愿。也就是,你的意愿如果是当舞者,今生没有当成,下辈子可能会尊重你的意愿让你去做舞者。人的每次轮回都是在训练你不同的能力,佛家讲因果,在《博伽梵歌》中也有因果。2种因果有所不同,此处先不写,但最终告诉人们的是,你的每一生都与自己的意愿以及前世的行为有关。上天不希望人类总是困在前世的记忆中,阻碍了人类灵魂的发展,所以会有轮回,让我们从新开始新的成长。如果去追溯你前世的记忆,人类每一世灵魂的进步很微小,有些人还会退步。所以佛说自己上亿劫的转世。
那么如果我们能够有勇气面对“人终有一死”这个结局的话,我们又该如何去面对呢?人过了40岁身体就开始走下坡路了,这是个不争的事实。有些教主告诉我们忍着,这是魔,不能去医院。而医院又有五花八门的疾病告诉我们你有可能是这个病,又有可能是那个病。我们有些手足无措,有些老人整日奔波在医院的路上。首先不去看病肯定是不对的,就连古代的僧人也是允许看病的,我们不是义和团,不是刀枪不入,人有病还是需要治疗的。关键是治疗到什么程度,需要自己把握,不要动不动就被人忽悠。疾病其实并没有那么可怕,疾病的到来其实是想告诉你,多关注一下自己的感受,自己的身体,多与自己的身体对话,把外在的意识能量收回来,改变一下自己不良的生活习惯,病从口入,病由心生。更多的去关注一下自己的生活和自己的心,就会找到疾病的答案。这里有点尴尬的是,自己也在处于找答案的状态中。在这里我向大家推荐李辛老师的几本书,《精神健康讲记》、《经典中医启蒙》。中医看人是有精、气、神的。你的心灵就代表你的“精”,如果心灵出问题,会影响到自己的气,进而气的於堵就形成了病。多锻炼身体,打坐,站桩,感受自己身体的每个部位,感受自己的心灵,慢慢就会找到病灶的原因,能量运转起来,於堵自然就会被冲开。
大家还可以看这本书,《最好的告别》,作者:阿图•葛文德。这本书告诉了我们人是怎样从健康到不健康的一个转化过程,书的作者有很多标签,白宫最年轻的健康政策顾问,《时代周刊》2010年全球100位最具影响力人物榜单中唯一的医生,哈佛医学院教授,美国麦克阿瑟天才获得者……头衔多得我都不想再继续陈述下去。
本书旨在告诉你,一个人身体的进程,由健壮进入衰老是一件再也正常不过的事情,疼痛,健忘,行动不便也是老人所必须承受的。当你了解了这些,才能够坦然的面对身体的变化,寻找老人最适合的生活方式,让生活变得从容。
社会生活压力大,也是让人很无奈的一个问题,让很多年轻人没有更多的挪移空间,即使病了也得不到良好的治疗,照样要去上班,直至死亡。这更是一个社会的问题,需要制度社会更好的关注年轻人的工作和生活压力。
本文旨在告诉大家,病魔没有什么可怕的,我们既要正视他又不能过度的解读,顺其自然,过好生活中的每一天才是最美好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