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所经历的“7·20”郑州特大暴雨

2021年,是一个命途多舛的年份。

作为“7·20暴雨”的亲历者,我们亲眼目睹和见证灾难的经过,也有必要记录和铭记这场灾难。

以下是我的回顾。

 

1

 

多年以后,很多人回顾2021年7月20日,很多人恐怕没有想到,我们正在经历一场史无前例的洪灾。

我是一名自媒体主,上学在郑州,毕业之后,也一直留在这座城市。

这几年我比较少社交,除了吃饭买菜,几乎比较少出门,一般都是看书、研究、写东西。

事发的这几天,我刚好也在家写东西,如今回想起来,真的是万幸。

7月20日傍晚的时候,雨声越来越密集,哗哗哗哗下个不停,当时我还在感叹,这雨怎么有点吓人。

当时,我甚至还在粉丝群里面跟朋友说,“这雨下的真大”。

没想到,这一天出大事了!

从7月份开始,整个中原地区就下个不停持续了有半个月之久。根据国务院《河南郑州“7·20”特大暴雨灾害调查报告》显示,当时,已经有12条主要河流出现超警戒水位以上的情况。

七月初,登封少林寺、朝阳沟,还曾爆发山洪。

这里简单介绍,是因为没有半个月不停的下雨,是不会引发如此致命性灾难的。

朝阳沟属于登封市区下的大冶乡,这个地方豫剧比较盛行。在我的记忆中,爷爷也曾经拉着拉车,带着我们几个娃娃去隔壁村看戏。

所有的河南人,只要听到一句“小参娃,我离了,登封小县”,不论是身在海内外,都会唤起童年的记忆。

很不幸,此刻没有欢乐,如今的中原地区,正在面临着一场殊死考验!

当时的气象部门已经多次预报,并提前报告省市领导,这几天的暴雨会可能会比较严重。

但灾难来临之前,很多人往往不会引起足够的重视,否则不会酿成灾难。

没有人会相信,2021年7月20日的郑州,差一点出现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城市内涝。如果处理不好,其结果可能类似老蒋炸花园口黄河,上千万人的家园,可能要被洪水淹没!

多日的降雨,导致下游河道已经阻塞,但如果不及时排水,位于郑州附近的水库将面临溃坝危险。一旦大坝绝口,整个中原和周围地区将变成一片泽国!

7月20日下午,连日以来大雨不停的郑州,遭受了一场特大暴雨,大雨瓢泼而下,短时间内倾泻在了这个城市中。

四个小时的降水量,几乎是过去半年的降水量。

大雨时刻不停,此时千钧一发,刻不容缓,稍有迟疑,大堤将面临溃坝。

如果一个人驾驶一辆火车,眼看要撞上人,一条道路前面有十个人;另外一条道路有一个人,我们会如何做出选择?

我们会选择牺牲一个人,拯救这十个人吗?

如果我们选择牺牲这一个人,那这个人又有什么罪过,难道不是很无辜吗?

此刻暴雨倾盆下的郑州,就面临着这种选择,且丝毫不能迟疑:

是泄洪放水,减轻一部分大坝压力,保整个市区;还是坐等大坝溃堤,让上千万的家园被淹?

这个选择让人冷汗直冒,旦夕间的决定,可能就会有上千人因此丧命,更会左右上千万人的福祉!

如今已经时过境迁,我们有时间思考,但当时没有任何思考的时间。

终于,我们看到了新闻报道中,地铁五号线以及京广路隧道瞬间被淹没,随后周边地区150个县、市、区上千万人受灾。

《郑州“7·20”特大暴雨灾害调查报告》显示,死亡失踪398人(其中郑州市380人),但真实的数字可能要大得多,可能也永远是一个迷!

随后,种种人为因素,又一步酿成了次生灾难。

公布的资料显示:

灾害共造成河南省150个县(市、区)1478.6万人受灾,因灾死亡失踪398人,其中郑州市380人、占全省95.5%;直接经济损失1200.6亿元!

这是人类历史上悲情的一幕!

 

2

 

郑州地铁站

相传很早以前黄河发大水,郑州市南阳路黄河路一带经常被河水淹没。河水退去后,这一片到处都是沙砾,被人形象地称为“海滩”。

后来,人们为了祈求佛祖能保佑人们避免再次遭受水害,当地人筹资建了一座寺庙,命名为“海滩寺”。

海滩寺一鸣钟,就有大批信徒前来朝拜,由此形成当时郑州有名的八景之一——“海寺晨钟”。

后来,人们把“海滩”读作了“海棠”,修建地铁的时候,这个站点也被称为“海棠寺”站。

这里就是郑州地铁逝世的地方——海棠寺站!

灾难发生后,人们在去世的“头七”,来到海棠寺站与沙口路站纪念,这里充满了鲜花:

还有我们当地的美食“胡辣汤”和“小油膜头”:

“呜呼哀哉,伏惟尚飨”。

请享用吧,逝去的同胞们!

在沙口路站,一位老人的女儿在灾难中不幸离世,他难以承受这种打击,已经出现精神异常:

随后的几天,他在烈日下穿着雨衣,骑着单车,守候在地铁站,要接自己的女儿回家。

京广路隧道

京广铁路隧道,遇难难者的人更多:

7月22日,京广北路隧道出口被水淹没,许多被冲毁的车辆堵塞出路。

已经事发一年之后,2022年7月21日,我(今天)路过京广路隧道,仍然感觉压力很大,有些难以喘息。

深处灾难的中人们没有留意到,7月20日夜,整个郑州天空,是一片血红色。

真实的人数可能永远是一个谜,但我们清楚的知道,这一天,有很多同胞带着怨恨离开了人间:

再见了,我的朋友;

再见了,我的亲人;

再见了,思念的爱人!

其它地区

灾难还远远没有停止,泄洪之后,整个河南地区几乎都被洪水淹没。

其中,受灾最严重的地区是新乡卫辉市的浚县、淇县(古代的朝歌)等地区。

在灾难面前,很多人伸出了援手,无数人慷慨解囊,还有很多人毅然加入了救援队伍,抢救处于灾难中的同胞。

这些事迹有许许多多,可歌可泣,让人泪流满面!

面对灾难,人们同时呈现出的面孔是:善与恶的两面。

善行

在卫辉市的救灾现场,有许多人义务免费做饭。他们看到志愿者们辛苦救人,毅然免费为志愿者提供免费饭餐。

记得当地有一位小伙子,他家中被淹,辛苦饲养的猪被淹死,他毅然将家中的十几头猪宰杀,为救援人员提供了大锅菜,不辞辛苦。

很多外地人来到卫辉,也同样是这种看法。他们感到当地人的热情,面对灾难的乐观精神。

在灾难中还能挺身而出,是一定能够得到好报的,我们深深祝福这些同胞,也祝福他们早日渡过难关。

恶行

在灾难面前,同时呈现的是还有另外一种面孔。

除了涌现出的种种善举,也涌现了不少恶行。

据我所知,也有一小部分人,在秩序混乱的情况下浑水摸鱼,冒充救援人员和志愿者领取物资。

还有许多物资,无法及时的发放到灾民手中。

灾难中的腐败现象,也十分严峻。

......

时值“7·20暴雨”一周年之祭,我们仍然要实事求是的说。

 

最后

 

弘一法师在《送别》离世的母亲时候,说:

长亭外,古道边,芳草碧连天。

晚风拂柳笛声残,夕阳山外山。

一年后的今天,我们再次缅怀逝世的同胞,请早日安息吧。

2022年1月21日,国务院特别调查组发布了《郑州“7·20”特大暴雨灾害调查报告》,认定:

河南郑州“7·20”特大暴雨灾害是一场因极端暴雨导致严重城市内涝、河流洪水、山洪滑坡等多灾并发,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特别重大自然灾害;

郑州市委市政府及有关区县(市)、部门和单位风险意识不强,对这场特大灾害认识准备不足、防范组织不力、应急处置不当,存在失职渎职行为,特别是发生了地铁、隧道等本不应该发生的伤亡事件。

郑州市及有关区县(市)党委、政府主要负责人对此负有领导责任,其他有关负责人和相关部门、单位有关负责人负有领导责任或直接责任。

随后,河南省委常委、郑州市市委书记徐立毅被立案调查,予以严重警告,职务降级处分。

随后,有上百名相关官员被问责、降职、处罚、警告,甚至被判刑。

这是极其严重的渎职,这样的处分,可能也很难告慰死难者的在天之灵。

缅怀逝者的今天,我们更要吸取教训,避免灾难的重演。

如今的世界环境危机不断,天灾不断肆虐,洪水、地震、火山爆发等等,归根到底,都是人类长期以来破坏大自然生态酿成的苦果。

如今之际,希望我们每个人能痛定思痛,早日回归本我,否则未来的我们还可能更加深重的灾难。

让我们沉痛悼念在灾难中逝去的同胞,希望中华民族早日凤凰涅磐,迎来属于我们的的光明!

(完)

版权说明:本文内容来源于互联网,仅供参考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责任编辑:小牛探花。若有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我们删除处理。
(0)
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
上一篇 2022年6月27日 上午11:20
下一篇 2022年8月2日 上午10:56

相关推荐